你们虽然已经被“新东方申请造假”事件刷遍朋友圈了,也是各种起哄转发,但你们依然不知道真相。一夜之间,新东方市值蒸发10亿美元,很显然,这次做空新东方的不是浑水了,是谁在美股盘前突然“爆料”(Fri Dec 2,2016 |7:51am EST)?又是谁选在国内周末这个时间点?路透社为何连续两篇文章都剑指国内留学中介?两次事件都是在周五,是巧合还是有预谋?这背后是人为操纵还是偶然事件?敬请关注CCTV X观察君深度思考《走进真相》,探秘你不知道的真相。
还是先回顾一下事件始末:
昨天晚上这篇文章就开始传播,没想到后来对新东方股价影响那么大,新东方股价一度暴跌24.2%,创下浑水做空事件以来最大的盘中跌幅。但随后止跌回升,跌幅为 14.27%,瞬间市值蒸发近10亿美元。而周末在国内发酵更为严重,已经出现好几个10000+了。观察君给大家再复盘一下。
路透社官网原文截图
(大家看一个细节,单单是为了这篇文章,路透社配了18张图,并且都是围绕这个楼,不同角度,不同落脚点,做新闻到这地步,也是蛮拼的)
先给下原文地址: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us-college-charities-special-report-idUSKBN13R1F0
文章大意如下:
1、有两位老外,找到了正确的解锁姿势,扮演了“老鸨”的角色,为中国的留学中介牵线美国招生官,让他们公司的学生可以直接对话美国高校招生官。涉及大学有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涉事的中介是新东方和狄邦。
2、8位前任和现任新东方雇员和17位前任狄邦雇员告诉路透社,他们的公司都参与了大学申请欺诈,包含申请文书写作和老师推荐信,以及篡改高中成绩单。大多数顾问都帮学生写文书,只有牛逼的学生才写初稿。对此新东方和狄邦都否认过。
3、新东方很庞大,很赚钱,公司每年净营收达15亿美金,每年有10000左右的学生通过新东方进入美国本科和研究生学校。通常他们向学生收费1450美金到7300美金不等,来帮助学生推荐选校,准备大学申请。
4、行业的本质:新东方学生的合同中显示:学生的服务包含大学申请中“写作或润色”部分。新东方将会帮助客户建一个申请邮箱与大学沟通,密码只有新东方独立拥有。一些学生从来没有看过他们的申请,公司控制着全过程,包含提交大学申请的部分。
为学生代写文书很普遍。前任员工说,我在新东方时这样做,在现公司也这样做。
5、美国留学市场火爆,美国大学严重依赖中国本科生付全额学费,帮助中国孩子进入美国学校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产业,中国出现几百家这种机构。他们的商业模式一般是为他们的服务收取大笔费用,有时包含帮助学生在标化考试上作弊,或者在大学申请中造假。
6、参与新东方和狄邦的很多大学都说接受中国公司的旅行花费是合理的,他们没有意识到欺诈指控,没有学生受到特殊待遇。一些表示他们已经停止或者将会停止参与这种旅行活动。
7、为与这些学校建立信任,他们建立了一个总部在纽约的公益组织叫做美国文化与教育协会,简称CACE。Gessner说成立这样一家机构在招募学校成为会员方面比直接招收学生更加值得尊敬。(不得不佩服这些人,把留学中介的套路研究这么透彻)早期的参与者包括一些很出名的院校,例如康奈尔、斯坦福、斯沃斯莫尔学院、埃默里和密歇根安娜堡。
8、这两个老外,参与狄邦校园行的学校,也更新了一些其他学校,例如哈维福德、北卡教堂山、佛罗里达大学。为了能让学校参与新东方在中国的活动,新东方支付他们在中国各个城市的旅行费用,两家中国公司都给在2009至去年Benson和Gessner带到中国的招生官支付机票、酒店和其他旅行费用。
9、美国的招生官的道德标准和这样的安排是想冲突的。一位来自宾州的退休高中升学顾问Cigus Vanni说:“对于大学来说,接受这样的钱绝对是不道德的”,他觉得这类似于说让潜在的中国学生申请类通过付钱来获得特殊的待遇。Vanni说“你这种做实际上给了这些学生直接和学校招生官互动的机会,而其他人没有,而且这种行为会有无法预期的后果。”
新东方通过这种诱导性的方式向他的潜在用户进行宣传,官网宣传片中,安排其中一个学生获得与Carleton招生官亲密接触的机会,而这个女孩最终也获得了Carleton学院的录取。
Carleton招生官们在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三年的招生巡回展中持续获得新东方的费用补贴,但卡尔顿招生副总裁兼院长Paul Thiboutot说:这所大学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新东方的广告。
休斯顿的莱斯大学招生主任Dan Warner说道:如果知道在招生巡展会里面扮演这样一个角色,可能不能参与这种巡展会。
10、一个目前任职于新东方的员工表示:他曾为一个学生伪造过一个完整的高中成绩单。一个曾经在2014年和2015年在新东方工作过的员工把新东方的大学申请程序比作一个流水线:一个人负责和学生家长签约,第二个人负责收集大学的名单,第三个人负责完成申请,第四个人则负责向大学进行提交。
AlanLi曾经在上海负责申请的工作。他表示,他主要是负责写个人陈述和修改学生已经写过的关于自己的推荐信。他还表示,他主要把学生的测评结果作为写文书的准备材料,如果有必要的话会进行编造。
11、CICE在今年6月换了金主,从新东方换到了启德(大启德躺枪),组织了一场来自七位美国大学招生官之旅。Benson透露,启德给CICE付费35000美金,而且在它的网站上广告大肆宣传这件事。
12、AIRC 尚未履新的总裁 Jeet Joshee 称,关于新东方的报道让人“非常担忧”,如若欺诈指控属实,AIRC 可能会撤销早在三、四年前颁发给新东方的认证。
新东方对此也是高度重视,针对此次事件,前途出国回应称:
邀请美国招生官来华做活动,可以帮助中国的家长和学生近距离更好地了解海外院校的办学理念。新东方的相关教育展和宣讲活动均不收费,也是向全社会开放的。在美国国内如果申请者愿意,也可以直接去学校参观考察,与招生官员沟通。事实上,前途出国不仅邀请美国大学招生官来华,每年也邀请其他留学目的国的大学招生代表、教授以及与前途有合作关系的海外院校来华参加教育展,与家长及学生举行见面会。这也是国内广大的有留学意向的学生群体接触海外院校最好的窗口之一。
前途公司一贯严禁任何作假行为。我们发现路透社的报道关于所谓文书造假的陈述基本都引自离职员工,我们对这些员工表述的真实性不做评论。前途公司在操作流程、员工培训和职业操守上都有严格而明确的规定,如果发现文书欺诈或成绩作假等现象,公司都会严肃处理,决不姑息。今年前途公司曾经处理过有违规操作的两名员工并将其移交给司法机关处理。这显然是个体行为,不能等同于公司行为。
对于整个事件的分析:
观察君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人的,但路透社这两篇文章从套路上和时间节点上,都给人感觉是有人有意为之。虽然国内的留学中介诟病已久,观察君也多次抨击,但路透社这么频繁的曝光不是很正常。
1、观察君的阴谋论。通过这个事件,这两位外国友人很难再有机会和中国中介合作了,也许就是合作破裂了,才有这种撕逼行为。当然,还有前员工。随着中小机构的增多,很多小机构生存维艰,原本是想和大机构打差异化路线,但留学服务的本质并没有给他们多大的差异化空间,无非就是顾问时间更充裕,服务更体贴,从校方资源和市场招生能力方面都和大机构差很多,曝光一下内幕对大品牌总会有点伤害的,果然,10亿美元蒸发了,就算自损800也值得了(当然,观察君并不认为这是狭隘的个人报复行为)。
2、焦点问题一:招生官该不该出台接客?不管是路透社本身,还是受访者,还是美国大学的招生官都没有明确这个问题,只是抓住是否收费不放。从商业逻辑上讲,招生官出台,收取一定费用非常符合逻辑,明星走秀收费比这要高很多了。关键问题是收取的费用是归个人还是归学校?美国大学是否允许招生官有这样的商业行为,如果不允许,那就是招生官的问题;如果允许,国内中介为什么不能做呢?把问题归结于国内中介是路透社既定立场的问题,当然,也是国内吃瓜群众缺少独立思考的表现。
至于是否有欺诈行为,无论这些招生官是否收费,如果没有给学生做什么保证录取的承诺,欺诈从何而来?就是招生官的名头就是欺诈吗?
很多从业者、家长和学生都抱怨美国大学招生不透明,存在信息差,如果能有招生官来国内做说明会就最好了,既然有这个需求,当然有能力的机构就会创作这个噱头,这两位外国友人很懂中国国情啊。
其实这个事情应该是国内官方教育机构做的事情,但不作为这个事情还是不能细说啊,都忙着去商业变现去了。不要提那个所谓的教育展,都扭曲成什么了。
3、焦点问题一衍生问题:真假招生官问题。这个问题观察君在之前的文章《关于“路透社长文揭露狄邦教育收买美国大学招生官丑闻”的20条思考 》中也有提及,国内中介们普遍宣传的招生官是真是假有没有辨别,路透社应该把水趟的更深一些。很多的校友、面试官、打杂人员在国内中介的包装下,摇身一变就成了招生官,也是目前比较普遍的一个现象。
4、虚假宣传问题。也有一些机构利用中英文差异,给老外看的英文版本,但在中文方面,面向不明真相的家长宣传时就成了另一种概念。所以文章中招生官说“不知道自己充当这样一个角色”也是存在的。据统计,出现在国内市场的“真的招生官”数量不超过10人,稍后观察君可以给大家揭一下。
还有一些“被包装的招生官”,他们的真实身份可能是大学的市场人员,并不负责招生,或者就单纯是校代。
说到校代问题,再补充一下,校代资源是个双刃剑,一方面说明你和校方有某种关系,能在市场上吸引学生来机构报名;另一方面也存在利益关系,校方返佣。既然是利益,就避免不了顾问为了自己的提成,让学生放弃(可能学生也不知道)前50的申请,退而送到100名开外的合作学校,进而获取返佣。
5、焦点问题二:造假。伪造学生成绩单是毋庸置疑的造假行为,这个问题在于造假是普遍现象还是个案,是公司许可还是个人操纵。观察君知道的情况是有些机构是允许顾问这样操作,但也有些机构是不提倡的,但顾问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属于个人操作行为,路透这篇文章没有明确这个问题,并且一棒子打死,几乎黑了整个行业。
如果造假成绩单,这是顾问或者机构的问题,还不能让中国学生遭受重大打击;此前曾有报道,说是国内高中帮助学生出假成绩单,这个涉及到学校的信用,几乎可以让所有国内学生申请都遭受重挫。
6、关于行业的本质:代写文书,流水作业。这几乎是行业普遍现象,如果再深扒一点,找在读学生兼职写文书就更彻底了,揭露这点,观察君竟然无可反驳。但就算是普遍到98%也是有例外的,观察君知道几个优秀的小机构的流程是学生提供初稿,顾问帮助润色和指导,并不存在代写现象,并且客户口碑极好。所以这位受访的顾问,如果有情怀,可以坚持做你认为对的,不要行业都这样,我也这样。
观察君总觉得,美好的事情正在发生。
7、至于被AIRC这个组织除名,国内不少机构也是其中的成员,如果新东方被取消认证,其他机构中介大概率也会躺枪。
8、新东方前途的回应。虽然回应很及时,但这个文案给负分啊,只能说我东方这届公关不行。
第一个问题,人家说你欺诈,你说我校方资源多;招生官说不知道你虚假宣传,你说我其他国家也有很多合作学校,简直不知道在说什么。
第二个问题:对于造假的回应太无力了,表述自己的立场当然可以,但有没有文章中提到的作弊事情是否属实,不回应是默认了还是没看明白原文啊,如果有,坦荡一些反而显得有担当,甚至可以说临时工啊,明显透露底气不足了。
最后,朋友圈很多人为新东方鸣不平,其实,如果做了,没什么不平的。
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几大中介的老板们参加公开活动都争着当第一,这下好了,第一哪那么轻松啊。
其他有着同样行为,却没被曝光的机构,也别心存侥幸,谁知道下一个会是谁呢?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加强自律才是关键。
暂时就先写这么多吧,申请季够忙的,尽量少给顾问们添乱吧。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